心内科射频消融术:让“失控”的心跳回归正轨
一、心脏的“电路故障”:心律失常从何而来?
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由精密的电信号系统控制,但当心脏某处出现异常的“短路”或“电路紊乱”,便会导致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晕厥甚至猝死。常见的类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等。传统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难以根治,且长期服药可能伴随副作用。
二、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导至心脏异常放电部位,利用热能精准消融病灶,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从而恢复心脏正常节律。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大部分患者治愈率高达90%以上,已成为多种心律失常的“金标准”治疗手段。
三、哪些人需要射频消融?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发心悸,心率可达200次/分,射频消融治愈率超95%。
2.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颤患者易发脑卒中,消融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3. 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早搏超万次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消融可根治。
4. 药物难治性心律失常:传统药物无效或副作用明显时,消融是优选方案。
四、手术过程:精准导航下的“心脏修复”
1. 术前准备: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等明确病灶位置。
2. 术中操作:局部麻醉后,穿刺血管送入导管,结合三维标测系统构建心脏立体模型,精准定位消融靶点。
3. 消融治疗:释放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组织,全程约1-3小时,患者清醒无痛。
4. 术后观察:多数患者次日即可下床,3-5天出院,术后需短期药物辅助。
五、术后注意事项
1. 避免剧烈运动至少1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
2.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心律变化。
3.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减少复发风险。
射频消融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需遵医嘱随访。对于有晕厥史、心脏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射频消融术以“微创、高效、安全”的特点,为心律失常患者点亮生命之光。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更多复杂病例将受益于这一“心”科技。如果您或家人正受心悸困扰,请及时就诊我院心内科,让专业团队为您的心脏保驾护航!
撰稿:董婷
编审:朱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