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出问题会报警
每年秋冬季是心肌梗死、心绞痛的高发期。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做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健康报社和健康中国新媒体平台主办的“健康大家谈”直播活动,与大家一起来谈谈有关心脏的话题。
心脏疾病主要有哪几种
1.冠心病
问:哪些人易发生冠心病?
答:冠心病归根到底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以下几类人要特别注意。
1.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习惯于大油大肉,脂肪摄入量非常多,容易引发冠心病。
2.已有一些相关影响因素的人。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更高。
3.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缺乏运动,吃进去的食物大多都转化为能量、脂肪,会增加体内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容易引发冠心病。
4.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
问:临床如何确诊冠心病?
答:临床上,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胸闷或者胸痛(心绞痛),常出现在激烈活动后(如一口气爬了几层楼),以及情绪激动、饱餐后等情况下,通常在休息后好转。发作时间一般3~5分钟,如果持续不缓解,可能是出现了更严重的心肌梗死。另外,冬天天气冷的时候也容易诱发冠心病。
在明确症状后,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来评估心脏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心电图、超声检查或运动试验。如果需评价血管是否狭窄,还可以做多排或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可做冠脉造影。
问:心绞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答:心绞痛是由于正常的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的管腔狭窄,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供,多表现为胸部闷、胀、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上肢、下颌咽喉部,也有患者仅表现为胸闷,还可能伴发恶心、出汗、疲劳或气促等。
有些人会把心前区突然像针扎一下的痛,当作是心绞痛。其实,疼痛有诸多因素,这种疼痛百分之八九十的概率为肋间神经或者肋软骨炎引起的。如果自己无法确定,最好还是请医生来进一步明确和诊断。
问: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有什么区别?
答:冠心病的主要类型中,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二者的本质差别在于血管狭窄的程度。若血管完全闭塞或者是几乎闭塞,那么引起的就是心肌梗死。此外,二者的差别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1.心绞痛往往有明显的诱因,比如高强度的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等。心肌梗死除上述诱因外,也可发生在休息的时候。
2.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10分钟。心肌梗死的疼痛时间要明显长于心绞痛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也会达到1~2小时,甚至更长。
3.心绞痛是一种发作性的前胸或左胸的疼痛或者是闷痛。心肌梗死的疼痛为压榨痛,非常剧烈,并伴有大汗,部分患者会有濒死感。
4.心绞痛通过休息或服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后,往往能够缓解。心肌梗死采用休息、服用药物等也不容易缓解,往往需要紧急救治。若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出现并发症,预后较差。
问: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怎样急救?
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尽可能地就地休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
平时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之类的急救药物,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将药物含在舌下,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2.心律失常
问:什么是心律失常?
答:正常人的心律是每分钟规律跳动60~100次。当心跳失去这样的规律时,就叫作心律失常。病人常会感到胸闷、心慌、心跳、漏跳等。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等,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检查方式来确诊心律失常:
1.体格检查,如触脉、听诊。
2.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确定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
3.心内电生理检查。
问: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答: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1.心动过缓。心率经常低于每分钟40次,患者时常出现眼前发黑或突然晕倒。
2.出现长时间心脏停搏,达到3秒及3秒以上。
3.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发作,单独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甚至有病情加重的情况。
3.心力衰竭
问: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心衰吗?
答: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导致的综合征。比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高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很容易发展成为心衰。心衰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造成身体各个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各器官的损伤。因此,应尽早预防和治疗已经存在的心血管疾病,避免或减缓发展成心衰。
心脏出了问题会怎样
问:如果心脏出了问题,身体会有哪些预警信号?
答:若出现房间隔缺损,患者往往可能在剧烈活动时出现乏力、心慌等症状。若出现室间隔缺损,患者同样会出现乏力、心慌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气短。
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时,血流就会不畅,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出现胸痛、胸部压迫、呼吸困难等不适,这是典型的冠心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问:保护心脏健康,需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养成以下几方面的好习惯:
1.健康饮食。少油少盐,严格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
2.规律锻炼。规律、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有效保证脏器功能,预防疾病。
3.管理体重。只要体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就有望逆转。
4.定期查体。定期做常规性的查体,有利于我们发现疾病的一些早期征象,对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来源:健康报
- 上一篇:脂肪肝或可“跳级”成肝癌
- 下一篇:2型糖尿病认知十大误区及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