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 6502 227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一名重症肺炎并发急性肾衰患者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救治了一名重症肺炎并发急性肾衰患者,诠释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黎明之前,紧急召唤

       2月16日5点50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位因间断咳嗽持续一月有余,且在近一小时内咳嗽加剧并伴随咳血的患者被紧急送入我院重症医学科,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迅速拉开序幕。

       患者面色紫绀,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得令人揪心,胸部CT检查的结果更是让所有人心头一紧——患者的肺部存在大面积的炎症浸润,俗称“白肺”,这意味着患者的肺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严重威胁生命。更糟心的是,患者的颅脑CT还提示有脑出血,让患者的病情更加危重,治疗也更加复杂。

       生死时速,争分夺秒

       面对命悬一线的患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迅速响应。护士郑虹迅速准备抢救药品,插管器械和药品。护士宋子璇准备呼吸机管路连接呼吸机。主治医师王璞迅速实施气管插管术。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患者气管内涌出大量血性泡沫痰液,医护人员在不断吸痰,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后,立即为患者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然而氧合指数无法维持,这意味着患者不仅仅是肺部感染,同时合并有心力衰竭,或者神经源性肺水肿;与此同时,患者入院后长达9小时无尿液排出,意味着已出现肾功能损害。患者多器官衰竭。

    “白肺”挑战,精准施治

       经过综合评估和讨论,救治团队决定给予患者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RRT)联合HA380血液灌流治疗,清除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和有害物质,减轻心脏,肺部和肾脏的负担。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得到同意后,科室副主任张晚来为患者床旁股静脉穿刺置管,医师谢逸凡床旁调整药物以及呼吸机参数,科室医护人员密切监测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等。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展开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

      生命奇迹,医患共铸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和患者顽强的生命抗争,奇迹逐渐显现。2月17日,患者气管内的血性泡沫样痰逐渐减少,肺部干湿性啰音减少,呼吸音清晰,肺功能改善,肾功能及各项生化检查指标感染指标有所下降。2月18日,患者意识恢复清醒,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医护人员于9点13分拔除气管导管,改用面罩吸氧。当患者说出“我饿了”三个字时,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喜极而泣,得知消息的患者家属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2月19日上午9点整,患者停止使用CRRT,复查胸部CT,结果显示患者肺部病变明显较前吸收。2月20日,患者改为鼻导管吸氧,自主进食。2月27日,患者复查颅脑CT提示脑出血明显吸收,胸部CT肺部感染基本吸收。患者能下床站立,正式进入康复阶段。这一刻,不仅患者及其家属激动不已,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也为之高兴,他们深知,这是她们共同铸就的生命奇迹。

       康复之路,共绘未来

       3月4日,患者家属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至重症医学科,感谢医护人员在这场生命救援中展示出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人间大爱。在救治过程中,神经外科、放射影像科的医生也时时沟通,展示了多学科间的紧密协作能力。

      从患者的抢救成功,到顺利康复,注入的是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她们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

      结语

       我院重症医学科拥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以及强大的护理团队,在危重患者抢救,危重患者康复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曾经让大多数医生望而生畏的脓毒性休克、重症感染、农药中毒、药物中毒等,医护团队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顽强的。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收获治愈患者的喜悦与成就感。

 
 

 

       撰稿:王璞 张思

       编审:朱美岳



快速导航

返回顶部